中国酒文化博大根深,礼节众多,那你知道敬酒、罚酒为什么都要三杯吗?
(推荐阅读:喜爱白酒的您,知道白酒的五美是哪些吗?)
三 杯 文 化
“我先干三杯为敬”
“来晚了,我罚酒三杯”
在日常生活中,大家似乎都对敬酒三杯和罚酒三杯习以为常了,但细想一下为什么是“三”杯,而不是一杯、两杯呢?
“三杯文化”源于古代。古人倡导饮酒有节,饮过三杯酒就应该自觉放下杯子。
古人眼中,三是使用频率高的数字,也是圆满的数字。《老子》说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《论语》讲: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“三思而后行”等,都十分强调这个“三”。
水韵梁山
水北水南秋月夜
韵绝姿高直下视
梁王苑路香英密
山东山色胜诸山
连敬三杯的来源
古人饮酒常常以“三爵酒”为礼,喝酒时,主人一定要先于客人饮酒,被称为“献”。这个礼俗很悠久,主人先饮,包含了向客人暗示“酒里无毒”,可以放心饮用之意。主人喝完之后,客人也需要饮酒来回敬主人,乘坐“酢”,亦称“报”。后,主人为了劝客人多饮,自已必先饮以倡之,是为“酬”。客人在主人饮过之后也举起酒杯畅饮,是为“应酬”,即以此回应主人的厚意。现在我们很多地区的“头三杯”大概也是这个礼仪演变而来的吧。
《礼记·玉藻》记载:“君子之饮酒也,受一爵而色洒如也,二爵而言言斯,礼已三爵而油油,以退。”就是古代饮酒礼节的佐证,所以普通的敬酒,即以这三爵为度。演变到了今天在很多地区为了表达敬意,往往就需要连敬三杯了。
梁天下
水浒故里齐聚义
天下英雄上梁山
连罚三杯的来源
自古以来,人们对“三”就有一种特殊的理解。我们常说“再一再二不再三就足以说明这个数字的特殊性,一般从“一”到“二”比较容易,到了“三”就会略感困难,“三”也许是古人使用的高数字,在他们眼中是圆满的。借鉴上面连敬三杯的事例,也许罚酒三杯,就是是由“圆满”之意引申而来的:被罚者没喝一杯酒,对自己的”错误“认识就加深一层,当被罚者喝了三杯酒,说明他已有了完全认错之意了。所以连罚三杯是用来测试被罚者有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的礼节。
干杯的意义在哪里:
对上司、尊者、长辈,先干为敬
对朋友、伙伴、平辈,相互干杯表示关系亲密
对下属、晚辈干杯时,表示祝福、满意
上一条:11月26日 知恩于心 感恩于行 | 下一条:喜爱白酒的您,知道白酒的五美是哪些吗? |